• <table id="msyua"><button id="msyua"></button></table>
    <button id="msyua"><acronym id="msyua"></acronym></button>
  • <dd id="msyua"></dd>
  • 中草藥系列知識
    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提取物百科 > 中草藥系列知識 > 詳細內容

    中藥行話中的三個典故

    作者:博凱生物 來源:www.zytiquwu.com 日期:2016/5/13 9:12:45 瀏覽量:104 評論:0 標簽:中藥

    中藥典故

    典故一、買中藥為何稱為“抓藥”

      中藥店的藥柜上全是一個格子一個格子的小抽屜,里面放著各種藥材,司藥人員把處方放在柜臺上,手一里拿著戥(deng)子,另一只手從藥柜上的小抽屜里去抓藥。久而久之,人們把買中藥就叫做“抓藥”了。關于“抓藥”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。
    唐代藥王孫思邈外出行醫采藥,無論走到哪里,只要知道了有好藥材的地方,他就不畏艱難去采,或進入深山老林,或攀登懸崖絕壁,或穿越河川峽谷。因為采的藥材很多,它們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,所以不能混雜放在一起。為了便于分類放置和使用,他就特意做了一個圍身,在圍身上縫制了許多小口袋,凡采到一種藥材,就裝到一個小口袋里,使用起來也方便多了。
      一次,孫思邈行醫采藥來到一個村莊。忽然聽到前方一陣狗叫,趕到前來只見有一位婦女躺在地上,嘴里不斷發出痛苦的喊聲。原來這位婦女的小腿剛被狗咬傷,鮮血直流。孫思邈急忙從圍身口袋里拿出一種藥來,給這位婦女敷上,不大一會兒,這位婦女小腿上的血止住了,疼痛也減緩了許多。她的丈夫趕來,見此情景,十分感激,忙拜謝藥王的救治之恩。藥王就是這樣采藥走到哪里,行醫治病到哪里。他給病人診治后,總是從圍身的小口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把藥材抓出來。
      后來,人們開藥店,為了使眾多藥物不易混雜,更便于分類取藥,店主便仿效藥王的辦法,將藥柜內做成一個格子一個格子的小抽屜,小抽屜里再隔出三個或四個方格,來放置各種藥材。在每個小抽屜的外邊都寫上中藥名稱,以便記取,免于混淆。直至今天,人們把到中藥店買藥仍叫做“抓藥”。
    典故二、中藥店為何稱“堂”
      中國各地的中藥店,大多稱“堂”,比如北京的同仁堂、長沙的九芝堂、寧波的壽仁堂、濟南的宏濟堂、沈陽的天益堂、貴陽的同濟堂等等。這種叫法因何而來呢?這是出自漢末名醫張仲景“坐堂行醫”的典故。
      張仲景是河南南陽人,年輕時從史書上看到春秋時名醫扁鵲為人治病的故事,心里很感動,就拜同鄉名醫張伯祖為師,盡得真傳。后來,他官至長沙太守,當時傷寒等疫病流傳,為了拯救黎民百姓,他邊作官邊行醫,探索治療傷寒的方法,不僅治好了許多病人,而且終于著成我國醫藥史上的一部醫學杰作——《傷寒雜病論》。在為民治病時,他還打破官府的清規戒律,公然坐在衙門的大堂上行醫,為病人診脈開方,辦公行醫兩不誤,自稱“坐堂行醫”,以表示自己藐視功名、為民治病的決心。后人敬仰這位名醫的高尚品德,就沿用起“堂”這個字,行醫者都愿意把自己的中藥店叫“某某堂”,意在要像張仲景那樣不計名利、救死扶傷。
    典故三、行醫緣何稱“懸壺”
      孫中山先生早年習醫,在《革命原始》中自述“卒業之后,懸壺于澳門、羊城兩地?!彼觥皯覊亍币辉~,本是中醫對醫生行醫的雅稱。說起這個雅稱,還有一段神話傳說。
    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。一日,他在酒樓喝酒解悶,偶見街上有一賣藥的老翁,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。天色已晚,街上行人漸漸稀少,老翁就悄悄鉆入了葫蘆之中。費長房看得真切,認定這位老翁一定是神仙。于是,他買了酒肉,恭恭敬敬地來拜見老翁。
      老翁知他來意,便領他一同鉆入葫蘆。他進到葫蘆中睜眼一看,只見朱欄畫棟,富麗堂皇,奇花異草,宛若仙山瓊閣,別有洞天。在葫蘆中,費長房隨老翁十余日,學得方術,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,他騎上飛出葫蘆。返回故里時,他才知道家里人都以為他早死了,原來他在葫蘆中的十余日在世間卻已過了十余年。從此,費長房便四處行醫,為百姓治病療疾。從那時起,郎中腰間掛的和診所前懸的葫蘆,便成了行醫的標志。如今,雖然中醫大夫的診室里已很少見到“懸壺”,但“懸壺”這一說法卻保留了下來。
    更多新聞評論
    網站首頁 | 關于我們 | 中藥提取物 | 加工合作 | 提取物動態 | 提取物百科 | 聯系我們
   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
  • <table id="msyua"><button id="msyua"></button></table>
    <button id="msyua"><acronym id="msyua"></acronym></button>
  • <dd id="msyua"></dd>